俄罗斯和欧盟都有与对方发展经济关系的需求与愿望,但是由于他们在经济实力上悬殊很大,导致它们与对方开展经贸合作的动因不尽相同:俄罗斯主要希望通过与欧盟的经贸合作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的复苏;欧盟对俄罗斯尽管也有经济上的需求,但更多的是力求通过与俄开展经济合作来达到其政治目的,以维护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与稳定。
一、俄罗斯方面的动因
【资料图】
1、经济上对欧盟的高度依桢
俄罗斯之所以将与欧盟的经贸合作置于非常重要的层面,是因为俄罗斯经济复苏高度依赖欧盟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突然断裂,其经济结构受到严重的冲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政府又匆忙开始实行以“建立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对其国有企业进行全盘私有化。改革的结果是大量国有资产被极少数人据为己有,而经济却持续下滑。
到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下降了近40%,工业产值下降了近50%。如1999年该年俄罗斯GDP为2900亿美元,同期欧盟15国为94762亿美元,两者相差近33倍,俄罗斯的水平仅与欧盟成员国中的比利时相当(后者的GDP为3056亿美元)。为了克服经济转轨遇到的种种困难,实现经济的逐步复苏和稳定增长,俄罗斯急需西方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
在西方大国中,欧盟一直在俄罗斯的对外经贸往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进入21世纪以后,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如今欧盟己经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1)欧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40%以上。
(2)欧盟是俄罗斯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国。截止2003年,欧盟国家对俄累积投资达到293.39亿美元,占俄外资总量的66.08%;
(3)欧盟国家还是俄罗斯最大的援助国,1990-1993年,以欧盟为首的西方国家向俄提供了120亿美元的政府间援助,整个90年代欧盟还向俄罗斯提供了超过20亿欧元的技术援助。
(4)欧盟是俄罗斯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支持者。1997年9月和10月,在德、法、英等国的支持下俄罗斯正式加入了巴黎和伦敦两大国际金融俱乐部,从而大大提高了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誉,为俄罗斯吸引外国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2年5月在俄欧盟莫斯科峰会上,欧盟正式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此举为扩大俄罗斯对欧盟的市场准入铺平了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2004年5月俄罗斯与欧盟签订了有关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后议定书,这意味着支持俄罗斯入世的国家已经由以前的11个国家增加到38个,俄罗斯朝着世贸组织的门槛又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由此可见,欧盟在俄罗斯的经济转轨过程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俄罗斯的经济对欧盟国家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增强。
2002年3月,俄政府出台了“2005年前俄罗斯经济中期发展计划”,预定2002—2004年三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4%-5%,但是目前俄罗斯的经济还难以摆脱困境,俄政府也拿不出刺激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办法,要达到预定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以出口能源为主的原材料来换取外汇。
因此可以预计在短时期内,俄罗斯在贸易与投资领域对欧盟的依赖不但不会被削弱,相反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2、经济政治上全面“融入欧洲”的强烈愿望
俄罗斯虽然地跨欧亚大陆,从地理位置上看,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也一直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欧洲的安全与稳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对俄罗斯国内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国家未来的走向都有着十分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自18世纪初彼得大帝将国家发展的视野面向欧洲开始,俄罗斯一直把“脱亚入欧”、“融入欧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欧洲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逐渐成为了“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世界先进文明的代表,俄罗斯甚至将欧洲看作是一种“历史上传统的灵感来源”。
2000年普京上台后,他奉行了更加积极的欧洲政策,将建立共同的欧洲安全体系和加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作为其欧洲外交工作的重点。2003年5月27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庆祝建市300周年,普京邀请欧盟各成员国和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参与庆典,值得注意的是,俄欧盟峰会也同期举行。
这些事件的背后不排除普京本人所固有的“欧洲情结”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俄罗斯领导人对“回归欧洲”才能不被排除在欧洲现代化进程之外的深刻认识。普京意识到,俄罗斯必须明确其“欧洲国家”的属性,明确面向欧洲的发展取向,并努力“融入”欧洲,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欧盟方面的动因
欧盟开展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既有获取经济利益的考虑,也有希望通过经贸合作影响俄改革进程、促进欧洲稳定与安全等政治上的意图,相比较而言,其政治目的更显突出。
1、经济动因
(1)通过能源合作获取俄方以能源为主的原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地区,对能源的需求稳步增长。
据欧盟委员会2003年初发表的《欧洲至2030年能源和运输趋势》的估计,到2030年欧盟的能源消费将以年均0.4%的速度稳步增长,其中天然气的消费量尤其增长迅速,将由目前的3.39亿吨上升到2030年的6.05亿吨,占2003年能源消费总量的32.3%,成为欧盟第二大消费能源。
但是在欧盟能源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该地区原油、夭然气的有限储量却难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油气需求。
为了保障本地区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欧盟需要寻找一个长期稳定的、可信的能源供应地。因此,能源蕴藏丰富、能源生产占世界总产量近13%的俄罗斯自然成为欧盟进口能源的主要选择之一。
从1998年开始,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逐年增加,2002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到欧盟进口总量的62%(总需求量的20%)和53%。总需求量的16%),而且这一比重今后还将逐步增加。
由此可见,俄罗斯已经在欧盟的能源进口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欧盟迫切需要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以保证至少在2030年之前欧盟的能源安全供应。
(2)抢占俄罗斯潜在的大市场。尽管俄罗斯目前尚处于经济转轨的极度困难时期,国内的市场容量也极为有限,但是由于俄罗斯疆域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一支人数众多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髙素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队伍、劳动力成本远低于西欧国家、工农业都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和投资场所,因而其发展前景仍然很乐观。这些也是吸引欧盟长期关注的主要因素。
对欧盟企业而言,在俄罗斯经济的各个领域,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加工到食品生产、从基础行业到高科技信息产业都蕴含着极大的商机,可以说谁更早地获得这些商机,谁就能在俄罗斯经济转强之时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也是在1998年秋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之时,绝大多数欧盟企业仍然驻守俄罗斯的主要原因。
2、政治动因
(1)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对欧盟而言,如果俄罗斯经济改革获得成功,将有助于欧洲大陆的安全与稳定。
相反,如果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一旦失败,将可能给整个欧洲造成严重的损失,不仅将出现涌向西欧的难民和移民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生态的危机、有组织犯罪的失控,甚至还有可能重新出现具有俄罗斯传统大国沙文主义扩张倾向的、反西方的政权。
因此,如果欧盟在俄罗斯经济转轨的重要关头,积极主动地推动双方的经贸合作,将有利于俄罗斯改革进程在欧盟所希望的轨道上稳定、健康的发展。
(2)欧盟“改造”俄罗斯的强烈愿望。欧盟希望通过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促进俄经济的转型,保证其“改革”的不可逆转,在俄培养与欧洲一致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在建设大欧洲过程中可靠的和建设性的伙伴。
冷战时期,苏联与欧共体(欧盟)分属东西方两个对立的阵营。随着苏联的解体,欧盟和俄罗斯拥有了共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双方已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欧盟在相当程度上也不再将陷入困境的俄罗斯视为欧洲安全的威胁,可以说欧盟与俄罗斯拥有了开展正常经贸合作的基础。
但是由于历史上整个欧洲都曾受到过俄大国沙文主义的影响,而且现实中仍然受到俄强大的核力量的威胁,欧盟又不得不对俄多加防范。
借助俄罗斯的力量提高欧盟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冷战期间,欧盟是一个纯经济组织,在欧洲国际政治舞台上一直充当着美国的小兄弟角色。
冷战结束后,由于苏联这个共同敌人己经消失,原有的欧美联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西欧不再愿意事事屈从于美国,常常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希望实现世界多极化,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另外,随着欧盟在经济实力上逐步超越美国,它也积极谋求在政治军事上的独立性。这也是欧美之间经常在贸易领域发生冲突,并且在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发动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欧盟敢于说“不"的原因之一。但是,欧盟的经济实力超越美国并不意味着其综合国力也能和美国相抗衡。
欧盟要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使欧洲人在自己的问题上能够发挥更主动的作用,还需要借重俄罗斯的力量。苏联解体后,欧盟和俄罗斯结束了在意识形态上的对峙,在遏制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独霸天下这一点上具有共识。
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欧盟主要成员国中的德法两国与俄罗斯结成反战同盟,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这是二战结束以后,半个多世纪中从未有过的事。俄欧盟之间的合作虽然没能阻止战争的爆发,但是也使美国的单边主义受到了严重打击,美国始终未能获得联合国的出兵授权。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