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 (李博)配套建设便利店、酒店、写字楼及各种便民设施……经过十余年发展,北京的综合交通枢纽不再是功能单一的客流集散、换乘场所,而是朝着站城融合的活力中心转变,未来让市民、乘客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
配建服务型商业
通马路交通枢纽施工现场。 人民网 李博摄
【资料图】
位于北京环球度假区周边的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正在进行建设,预计明年亮相。记者获悉,两座枢纽均配建了酒店,实现多种业态融合,让乘客享受便捷通行服务的同时,也满足其在枢纽内购物及入住酒店等需求。
记者在位于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西北角的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看到,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工程正进行地下结构施工。通马路交通枢纽建筑设计结合运河文化,运用通州历史风帆元素,构建富有历史意向的城市特色中央大厅,塑造区域门户形象。
首发集团公联鼎晟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规划设计部部长邵绪煦介绍,通马路枢纽用地面积约5.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7.62万平方米,其中枢纽部分约4.3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承担集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小汽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换乘功能,未来将引入5至6条公交线路、23条公交快线及共享旅游巴士。
“作为北京环球影城重要交通配套设施,通马路枢纽在满足必要的交通服务功能外,还实现商业、酒店多种业态高度融合。通马路枢纽配建三星、四星酒店各一家,兼具独家和商务功能,同时配建服务型商业。”邵绪煦说。
环球影城北枢纽项目位于环球影城北侧,总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以城市绿洲为理念,在枢纽上盖打造与街区多方向联通的生态花园,建成后成为一个主要包括交通枢纽、五星级酒店、商业等的城市综合体。
加快“站城融合”发展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重点打造多层级客运枢纽,构建协同融合、衔接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目前,首发集团公联枢纽公司在建枢纽有7座,包括苹果园、望京西、朝阳站、丰台站、东夏园、通马路、环球影城北,占全市在建综合交通枢纽50%以上。
邵绪煦说,在政府鼓励高效利用土地,加强枢纽与城市融合号召下,新建枢纽项目结合所在区域特征、客流特征及规划指标预留情况创新了建设模式。新时期的枢纽除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外,更加关注在配套服务功能及建筑景观形态上对城市的弥合与提升,并通过智慧交通、绿建节能等措施提高枢纽的科技性,改变公众对以往枢纽的固有印象。
通马路交通枢纽沙盘。 人民网 李博摄
比如,通马路、环球影城北枢纽通过构建高效便捷、开放活跃的公共空间,让乘客不仅能享受便捷的换乘、通行服务,还能快速进入商场购物,以及入住酒店。
东夏园交通枢纽是城市副中心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的核心衔接点,建成后将为副中心微循环公交提供保障,为行政办公区、中国人民大学及周边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同时加强了与中心城的联络。枢纽设计采用半室外候车模式,减少换乘大厅带来的能耗和维护成本,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环境。交通换乘节点处以螺旋梯、钢框架、彩色玻璃组成的灯笼柱集视觉性和功能性于一体,将成为区域性标志节点。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
位于石景山区的苹果园枢纽是集三条轨道、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P+R、慢行等多种方式于一体,交通设施和开发相结合的典型TOD项目。项目通过中庭、天桥连廊、地下通廊等多维度空间将三线轨道车站、交通枢纽与开发融合在一个建筑综合体内,建成后依托其完善的交通系统与多元的业态效能,带动周边环境提升和经济发展,成为京西新地标。
“目前,我们正研究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枢纽产业、创新模式、投融资方式等多维度综合考量,加快‘站城融合’发展,助力枢纽经济培育,增强对城市功能的织补和城市发展的支撑,探索研究新型枢纽路径机制,推动枢纽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发集团公联鼎晟公司投资开发部部长李冰表示。
便民早餐车进驻枢纽
四惠交通枢纽引入便民早餐车。 人民网 李博摄
5月12日早高峰,四惠交通枢纽内人来人往,站台上一辆红色的早餐车引人注目,“这是我们今年1月在枢纽里首次增加的便民服务亭,为乘客提供煎饼、鸡蛋灌饼等10多种早餐。我们其他运营的枢纽也准备引入早餐车,为更多乘客提供便利。”首发集团公联枢纽公司副总经理王京辉说,“我们还在位于清河交通枢纽出租车调度站,为出租车司机师傅提供便民午餐服务。”
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目前,北京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2座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王京辉介绍,北京公联交通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8座交通枢纽,包括东直门、北京南站、西苑、宋家庄、四惠、天通苑北、清河、篱笆房,以及天通苑北地面和地下、通州北苑、篱笆房4个P+R停车场,管理规模总面积达86.41万平方米。管辖各枢纽与132条公交线路、18条地铁线及94条长途线路接驳,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五一”假期期间(4月28日-5月3日),枢纽客流总量达333.8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
“在服务方面,我们完善各枢纽急救装备,提高应急医疗保障能力。在7座交通枢纽(不含篱笆房)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并组织员工开展培训,目前共计200余人取得红十字会救护技能证,专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王京辉说,“我们还为乘客提供轮椅、小药箱等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乘客提供一对一服务。”
到“十四五”末,公联公司将运营枢纽16座,规模超100余万平方米,以网状形式辐射北京全域,预计年均换乘客流总量将突破5亿人次。“未来枢纽既是交通换乘的空间,更会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空间。”王京辉说。
新闻链接:
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
王京辉介绍,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综合交通枢纽以东直门交通枢纽、动物园交通枢纽为代表,由开发商代建,交通功能弱化。
第二代综合交通枢纽以西苑、四惠为代表,由政府投资建设,突出了交通功能,但城市功能弱化,为乘客服务的设施偏少。
以宋家庄、天通苑北为代表的2.5代综合交通枢纽,配备了配套服务设施,以便民商业、零售、餐饮为主,乘客可在枢纽内就餐、购物。
第三代综合交通枢纽提倡建设“一体化”,也就是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将城市交通与城市功能相融合,以环球影城北、通马路枢纽(开发建设酒店),苹果园枢纽(开发建设写字楼)为代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